首页 > 文教卫生文教卫生

平邑兴蒙学校:构建新生态教育“四维课堂” 培植多元化快乐学习土壤

2024-12-31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课堂是生命历程、课堂是生命唤醒、课堂是生命土壤、课堂是生命样态。好的课堂应该以生命为本、快乐为本、思维为本、素养为本、创新为本,教学方式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平邑兴蒙学校在学生乐学、自学、展学、创学四维度上营造好的课堂生态,让每个生命乐生长、自生长、共生长、创造着生长。

是撬动学习的动力系统乐学学生学习的原点是启动自我系统,快乐是打开自我系统的开关。面对新的学习任务要让学生先进行“自我系统”的判断,决定是否参与、介入新任务。此时,自我系统会关注以下问题:新任务有意思吗?好玩吗?有意义吗?重要吗?这个任务难吗?我能胜任吗?”只有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自我系统才会愉悦开启,学生才会决定参与这个学习过程好的课堂首先考虑如何启动学生的自我系统,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而快乐是启动、维持学习的动力源泉。学习是一种快乐体验,就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感到愉悦和满足,而不是压力和负担。乐学需要着亲密的师生关系。乐学需要犯错的安全感。乐学需要学习的趣味性。乐学需要学习的意义感。乐学需要问题的挑战性。

是滋养学习的认知系统自学让学生明白,自学是一种终身学习方式,老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向自我发展之路,自学是学生走向自我发展成为卓越人才的唯一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意味着学生启动了元认知系统,通过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调节来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自学需要学习者具备信息检索能力,能够识别和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材料。自学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自我激励,保持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自学需要教师引导、关键问题、学习工具、思维工具、资源推荐、学习策略等,它们帮助学习者指引思考方向、运用学习策略、构建知识框架,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是培养学习的加工系统展学展学是一个新的教育概念,是核心的学习方式,是知识的内化加工和思维的外显表达。“展”指发展、伸展、展开、舒展。它体现着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状态:不断生长,不断变化,不断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走向成长和成熟。“展”体现着生命无限的和坚强的生机活力。展意味着呈现、表达、输出、创造。

新生态课堂将展学作为一种核心的学习方式,展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自觉学习意识的学习主体,通过讲、做、画、问、辩等途径和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过程、问题、疑惑和观点。这种学习方式把展示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把分享、对话、辩论、评价作为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展学即主动学习。展学即对话学习。展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平台。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这种对话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思想的碰撞。展学即深度学习。通过展学,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是拓宽学习的输出系统创学理解和掌握不是真正的学习,发现和创造才是真正的学习。新生态课堂是创造的课堂。创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或者对已有事物进行改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在创造的课堂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从记忆知识转向创造产品,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所学知识去创造出一些新鲜有趣或者有用价值的东西。开展跨学科学习。创新的本质是联结,创新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关联和融合。创新是做事而不是做题,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实践的驱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基于真实问题,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不断尝试,不断调整,不断关联,最终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好的课堂在于学习方式指向乐学、自学、展学、创学。只有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改变,才能创造美好的教育生态,实现每一名学生的乐生长、自生长、共生长和创造着生长。(孔祥友 邢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