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教卫生文教卫生

平邑兴蒙学校:凝聚教育合力深耕厚植,浸润提升学生孝亲感恩素养

2025-07-01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孝亲感恩是学生道德品质塑造的重要基石。暑期将至,平邑兴蒙学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认识孝亲感恩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情感培育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深远意义,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着力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将孝亲感恩的种子深植学生心田,内化为自觉行动。

课程育人:构建认知体系,涵养感恩情怀认知是行动的先导。学校深挖语文、道德与法治、艺体等学科的孝亲感恩元素,系统构建认知基础。语文课通过诵读赏析经典古诗文,引导学生体悟古人孝心深情;传统文化课讲述“二十四孝”故事及名人家教孝行,传承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课结合家庭责任、权利义务,阐释孝道内涵,强调感恩不仅是情感更是责任;艺体课则借助社团活动、绘画、音乐、戏剧等形式,抒发对父母的敬爱与感激。定期组织“感恩父母”、“聊聊我的家”、“我为家人做件事”等主题班会,通过观看亲情影片、分享家庭故事、朗诵感恩书信、探讨“如何表达爱”等方式,营造浓厚情感氛围,触动心灵,激发共鸣。

实践育人:搭建体验平台,践行感恩之举孝亲感恩贵在实践与养成。学校搭建丰富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行动中体验、感悟、升华。设计推行《兴蒙学子孝亲感恩实践积分卡》,将感恩教育具象化、常态化。卡片列举日常可操作的孝亲行为,如“每天主动问候父母”、“分担一件家务”、“记住父母生日并送上祝福”、“给长辈捶背揉肩”、“分享学校趣事”等,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感恩节等重要节点前后,集中开展“感恩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手工礼物、书写感恩信、录制视频、献上拥抱、表达爱意。组织“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承担主要家务,切身体验父母持家辛劳。

文化育人:营造浓厚氛围,浸润感恩之心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学校精心打造充盈孝亲感恩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走廊、宣传栏、教室板报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孝亲感恩主题的名言警句、经典故事、学生书画及活动照片。设立“孝亲感恩之星”宣传栏,定期展示优秀学生事迹,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班级设立“孝亲感恩”主题图书角,推荐《傅雷家书》、《背影》、《爱的教育》等经典书目及适龄亲情主题绘本、故事书。组织“感恩主题”读书分享会,让书香滋养感恩情怀。评选校级“孝亲感恩好少年”、“美德少年”,广泛宣传其感人事迹。

协同育人:家校社联动,共筑感恩桥梁孝亲感恩素养的提升,需家庭、社会协同发力。定期举办家长课堂、家长会,聚焦“家庭教育中的孝道传承”、“培养孩子感恩意识”、“亲子有效沟通”等主题,引导家长以身作则,营造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明确其主体责任与示范作用。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微信群等渠道,及时沟通学生在校及在家的孝亲感恩表现,凝聚教育合力。与社区、敬老院、文化机构建立联系,将教育延伸至校外。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敬老志愿服务、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践行感恩。

学校将持续以“多维赋能”为路径,“深耕厚植”为态度,让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道德根基,让孝亲感恩的文明之花在校园内外绚丽绽放。(邢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