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教卫生文教卫生

平邑兴蒙学校举行数学学科“论著共研”专题论坛活动

2025-11-03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寻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提升教学效率的科学路径10月31日,平邑兴蒙学校成功举办“论著共研”第三期立心论坛活动。本期论坛聚焦“数学教学方法”与“课堂效率提升”,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融汇本土智慧与前沿视野的思想盛宴。

高艳老师深度解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一书。她以“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和“经验对接的主题课堂”等关键词为引,生动阐释了吴正宪老师“儿童数学教育”的本质。她的解读紧密围绕吴正宪老师的经典课例,重点分享“如何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如何将学生的‘错觉’转化为教学资源” 等核心策略。高艳老师指出,吴正宪的策略精髓在于“读懂儿童”。她通过对比传统讲授与吴氏课堂的差异,让老师们深刻体会到,提升课堂效率的关键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教师能否真正蹲下身来,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营造一个敢于思考、乐于表达的安全课堂环境。她总结道,践行这些策略,意味着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潜能的点燃者和思维发展的引导者。

平邑兴蒙学校举行数学学科“论著共研”专题论坛活动(图1)

张翔老师从《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这一前沿论著出发,为提升课堂效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他首先理清了“核心素养”并不仅仅是知识或技能,而是“在复杂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品质与关键能力”。他的逻辑清晰,层层递进,阐述了在数学学科中如何将抽象的“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可培养、可评价的教学目标。张翔老师强调,素养导向的课堂必然是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他分享了如何设计“驱动性任务”来替代零碎的知识提问,如何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以及如何运用“多元过程性评价”追踪学生素养的发展。他的分享指明了课堂从“知识传递”向 “素养生成” 转型的必然方向。

平邑兴蒙学校举行数学学科“论著共研”专题论坛活动(图2)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发言踊跃。大家围绕“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平衡素养培养与知识教学”、“如何设计有效的跨学科任务”等现实问题,与两位主讲人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让理论的指导意义愈发清晰,实践的路径也越辩越明。

本次论坛将植根中国实践的“吴氏策略”与面向未来的“素养理念”有机融合,为全体数学教师提供了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专业引领。大家带着对自身课堂的重新审视与满满的实践灵感离开会场,期待将今日所学所悟,转化为构建高效、高质素养课堂的扎实行动,共同谱写兴蒙学校数学教育的新篇章。(撰稿:武昱含 冯阳慧  校审:邢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