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教卫生文教卫生

追圣贤光芒,逐“拾”光成长—平邑兴蒙学校六年级走进曲阜开展研学之旅

2025-05-15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为引领学生学习儒家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争做儒雅少年.5月13日,平邑兴蒙学校六年级300余名师生走进曲阜,开启“追圣贤光芒,逐‘拾’光成长”研学之路。

追圣贤光芒,逐“拾”光成长—平邑兴蒙学校六年级走进曲阜开展研学之旅(图1)

在庄重肃穆的“成童礼”现场,全体师生身着汉服,怀对圣人的敬畏之心,行正衣冠、拜孔圣、读经典、谢亲恩、谢师恩之礼。穿上汉服行鞠躬礼仿佛穿越千年,化身古代求学的小书生,真切感受儒家文化的庄重与神圣。在先生的引领下,师生完整体验了一场传统拜师礼仪,向陪伴成长的老师们致以由衷谢意。副校长马政霞手持祝文,声情并茂地宣读寄语,勉励同学们赓续感恩之心,珍惜少年时光,志存高远、勇毅前行,为理想铺就灿烂航线。一杯拜师茶,一句授业语,一生师徒情。在这场虔诚的拜师礼中,师道尊严与尊师重道的传统礼仪被生动诠释。学生在仪式中感悟尊师敬师之道,深刻理解“做人”的学问。老师们手持蘸满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轻轻一点,朱红如痣,醒目而温暖。因“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寓意开启智慧,愿学生目明心亮、学业通达,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击鼓明志”环节,学生们手持鼓槌,以铿锵鼓声宣告志向,立志发扬笃志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博览群书、矢志不渝,争做祖国栋梁之才。在高贤青老师领读下,同学们齐诵《论语》经典篇章。洪亮的诵读声穿透时空,与先师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随着成童礼各环节圆满完成,孩子们知礼明义,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仪式。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师生走进孔府、孔庙,触摸千年文脉。在导师引导下,同学们了解孔子生平、智慧与影响,感受至圣先师的思想光芒。

追圣贤光芒,逐“拾”光成长—平邑兴蒙学校六年级走进曲阜开展研学之旅(图2)

大家一边聆听讲解员解说,一边专注观察每一处建筑与设施,一边在研学手册上认真记录。专注的神情与投入的目光,诠释着对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师生在知行合一中收获满满,深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文化基因在传承中愈发鲜活。走进大学堂,千年历史变迁跃然眼前,儒家文化的魅力触手可及。身临其境间,仿佛穿越回儒雅之风盛行的古代。这里珍藏的文物与古籍,如无声的讲述者,细语着孔子的传奇人生与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同学们瞪大双眼、竖起耳朵,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在礼乐堂书法体验区,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领取宣纸,握笔练习“德不孤,必有邻”的楷书写法。有人因手抖晕染墨迹,有人反复调整握笔姿势,在提腕、落笔的练习中,逐渐领悟“笔正则心正”的古训深意。

追圣贤光芒,逐“拾”光成长—平邑兴蒙学校六年级走进曲阜开展研学之旅(图3)

最令师生震撼的,是观看《金声玉振》演出。一个个精彩节目带领大家研寻圣人足迹,化身孔子弟子,了解开智礼、加冠礼、婚礼、乡射礼等古典礼仪,引导孩子们成长为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

追圣贤光芒,逐“拾”光成长—平邑兴蒙学校六年级走进曲阜开展研学之旅(图4)

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游览,亦非纯粹的课堂学习,而是比旅行更精彩、比课堂更丰富直观的体验式学习。它让学生在途中“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让同学们更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与敬畏之心。作为中华儿女,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决心更加坚定。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研学所得融入内心,践行“知行合一”!(撰稿:张玲  审核:邢云峰)

追圣贤光芒,逐“拾”光成长—平邑兴蒙学校六年级走进曲阜开展研学之旅(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