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教卫生文教卫生

地方二中:五维助力,开启新学期习惯养成之旅

2025-02-19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新学期,新气象。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地方二中“五维助力”,全面启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之旅。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制度规范、榜样引领、家校协同、活动实践、评价激励五个维度精准发力,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助力每一位学生在新学期开启习惯养成之旅,收获成长与进步。

 一是制度规范,筑牢习惯养成根基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校深知,良好的习惯养成离不开制度的约束与引导。新学期伊始,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地方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地方二中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学生在课堂、课间、宿舍、食堂等场景中的行为要求。为确保制度落地见效,学校通过班会、晨会、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同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学校还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由学生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监督小组,对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和劝导,营造了人人守规则、人人讲文明的良好氛围。

二是榜样引领,激发习惯养成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我校注重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评选“文明之星”“学习标兵”“课堂之星”等荣誉称号,树立了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学生榜样。这些榜样不仅在学业上表现优异,还在文明礼仪、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展现了良好的素养,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标杆。通过榜样引领,营造了浓厚的“学榜样、争先进”氛围,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激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今后,学校将继续挖掘和宣传更多优秀学生的事迹,让榜样的力量在校园中持续传递,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是家校协同,凝聚习惯养成合力 学生的习惯养成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地方二中高度重视家校协同育人,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学校通过家校联系手册、班级微信群、家长信箱等渠道,与家长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机制。班主任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态度、行为习惯、课堂参与等方面,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这种双向沟通机制,使学校和家庭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动态,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为学生的习惯养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生的习惯养成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配合。

        四是活动实践,丰富习惯养成体验 我校注重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学校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和教育契机,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使习惯养成教育更加生动、具体。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宣传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学生们在校园内主动问好、遵守秩序、爱护环境,逐渐将文明礼仪内化为自觉行为。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学校通过设立班级图书角、开展读书分享会等方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主动阅读,记录读书心得,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提升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劳动教育同样被纳入活动实践的重要内容。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清洁、绿化维护等劳动任务,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不仅增强了劳动意识,还培养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活动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机会,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五是评价激励,巩固习惯养成成果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保障。地方二中建立了多元化的习惯养成评价体系,通过日常检查、阶段性评比、期末总结等方式,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习惯养成教育取得实效。学校将学生的行为习惯纳入班级量化考核范围,每周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并利用课间操和升旗仪式进行表彰。这种公开表彰的方式,不仅激励了获奖班级和学生,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此外,学校还注重评价的个性化,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习惯养成目标。班主任会与学生一起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并通过每日打卡、每周反馈等方式,督促学生逐步实现目标。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则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通过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有效巩固了学生的习惯养成成果,使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今后,学校将继续完善评价体系,探索更多激励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撰稿:赵雨  审核:东野长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