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教卫生文教卫生

平邑县第二实验小学“四个模式”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2023-03-15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平邑县第二实验小学通过“思政课程+劳动”育人模式、“种植基地+劳动”实践模式、“德育活动+劳动”成长模式、“校本课程+劳动”课程模式构建学校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一是“思政课程+劳动”育人模式。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将思政课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和思政课的有机融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生即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炼出一些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又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渗透到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习做家务的方式方法,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体会父母的辛劳,培养家庭责任意识,乐于为家庭作出贡献,懂得尊重劳动成果。

二是“种植基地+劳动”实践模式。在校内开发劳动实践种植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功能,根据四季时令变化规律,遵循“亲临、亲做、亲身、亲悟”原则,由学生对农作物进行管理、记录,每周固定更新基地记录表,坚持劳动教育的体验式原则,在基地分期分批开展“种—收—品—颂”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因地制宜,通过不同时间和层次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学会相应的劳动技能,让劳动成为常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磨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是“德育活动+劳动”成长模式。结合传统节日和校园育人活动,通过跨学科整合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落实劳动教育目标,探索有效教育途径,强化学生体验。学校积极开展劳动评比活动,将学生在家劳动和在校劳动融合起来,采用自评、组评、师评和家长评价等多元多维评价机制,及时反馈,优化劳动教育效果。通过多维劳动评价,学生从“让我干”变为“我要干”,从“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全方位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主动成长注入动力。

四是“校本课程+劳动”课程模式。依托班级文化,融合班级社团特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鼓励开发“一班一品”劳动教育课程,从课程的目标、内容、管理、评价等多维度推进劳动教育的践行深度,实现劳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劳育样态。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特点,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出泥塑制作课程、丝线编织课程、手工制作课程、盆栽种植课程等系列课程,在出作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寓教于乐,把劳动教育的理念深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第二实验小学以“四个模式”为抓手,创新开展融合性劳动课程体系,跨越课程之“界”、学科之“界”,知行合一,多元化路径落实劳动教育。(通讯员:张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