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美丽乡村

巨野:助力农村集体经济破茧化蝶焕新生

2021-01-12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巨野县立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改革的办法突破村集体经济发展桎梏,用创新的思维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强到优。2020年,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达到525个、占总数的84.1%,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316个,占比50.6%。

 

 

图片
一、唤醒沉睡资源,增强发展“内力”

一是清产核资,盘活资源。全面开展村集体清产核资。仅土地就收回9160亩,重新发包增加集体收入1013万元。田桥镇朱烟墩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速生杨,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积极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妥善处置空闲、超标宅基地。陶庙镇共收回宅基地63宗、10000余平方米,收取超占面积使用费近130余万元,村均4.2万元。田庄镇栾官屯村将残垣断壁及空闲宅基地整修成为共享苗圃,创建了“企业+农户+村集体”的“四四二”分成模式,目前已整修130亩,村集体年增收10余万元。二是土地流转,集体经营。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流转规模50亩以上的,土地经营者要向村“两委”按土地使用价格的5%缴纳服务费。同时,结合“社村共建”、开展劳务服务等集体性经营项目,持续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社村共建”,互惠共赢。该县紧抓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契机,通过实施“党建带动社建、社村共建”工程,联合开展以共建合作经济组织、共建商品基地、共建发展项目等一系列经营与服务项目,全县153个“社村共建”村,共增加集体收入173万元。

 

 

图片
二、培育特色产业,激发发展“活力”

一是兴办实体,发展产业。引导村党组织领办创办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股份公司),或以入股、提供服务等方式与企业、供销社、农技服务组织等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董官屯镇舒王庄村打造“党支部+互联网+旅游”模式,连续举办六届樱桃采摘节,2020年樱桃节当天,种植户就增收10余万元。二是有偿服务,集体受益。鼓励村集体成立劳务公司或中介服务公司等中介组织,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优先承接村服务、绿化管护、建筑施工、家政服务等工作。田桥镇王土墩村劳务中介合作社,年输出劳动力400-500人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三是物业经济,租赁营收。鼓励村集体开发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量力而行建设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盘活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学校等不动产,进行租赁经营,该县有115个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等实现收入330.3万元。支持没有资产资源优势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异地置业,增加村集体资产和物业经营收入。如,永丰街道万堂村通过置办门市房对外租赁,年增加集体收入12.6万元。

 

 

图片
三、探索新型模式,增添发展“动力”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鼓励招商引资。县委出台政策,对由村利用村内闲置土地资源,招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达产见效后,把税收中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村集体;对落户到县内村外的,奖励税收中地方留成部分的20%。仅龙堌一镇,就通过此方式累计增加集体收入158.8万元。二是夯实基层基础,鼓励参股分红。举办“头雁工程”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重点学习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先进做法。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鼓励以集体资产、资金等入股由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该县目前由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共461家,正在运营的367个。

 

 

图片
四、创优外部环境,保持发展“恒力”

一是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列入党(工)委抓基层党建述职内容,优先提拔重用有突出贡献的乡镇干部,对有贡献的村干部给予经济奖励。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头雁工程”,创新提出支部书记“十讲十有”和“十步工作法”,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评选“头雁”支部书记的重要标准,县财政对获评“头雁”的支部书记,每人每月增加报酬1000元;选拔2632名后备干部充实到后备干部人才库重点培养。三是完善联系帮扶制度。每村一案制定增加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对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提出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的明确要求,对工作进展慢的,及时约谈派出单位负责同志,并在全县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