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声民意民声民意

开发帮扶路子新 “项目承包”聚民心 ——保太镇创新开发式帮扶措施

2023-06-13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勤劳致富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为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强化劳动致富,保太镇创新扶贫新路径,在和平村经过考察调研后,将“项目承包”作为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的试点工作进行了探索。

试点村先对村内的公园、湿地、庙宇等公共场所的自然资源摸底清查,将核查完的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连同生产经营权公开出让,农村低收入人口优先具有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户在管理好场所卫生,不耽误原有公共场所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自主经营、不受干涉,实现资产增值保值,每年除向村集体交足租金剩下收益都是自己的。

开发帮扶路子新  “项目承包”聚民心 ——保太镇创新开发式帮扶措施(图1)

脱贫户听闻踊跃参与,年逾七十的大娘孙兆爱,承包了村西小公园的卫生,结合本村的产业特色栽植金银花作为公园绿化苗木。在体现本村特色产业的同时,夏季可采金银花卖药材,冬季挑选大棵的金银花苗卖盆景,再补植小苗培育,保证公园绿化的同时每年增加收益六千元左右。村民李德存承包村北关帝庙卫生,利用庙内近2亩空地摆放金银花盆景,在提升环境的同时通过经营金银花盆景每年增加收益一万元左右。

开发帮扶路子新  “项目承包”聚民心 ——保太镇创新开发式帮扶措施(图2)

“项目承包”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联产承包,公共场所有专人管养维护,省下打扫修剪等工费;经营户还通过经营花木取得收益;一年下来,村内保洁绿化管理费省下不少开支,实现了资产的开源节流。在机制层面,本次创新工作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承包经营户通过管理公共场所,取得经营性收益,从“要我管”变成“我要管”,收益越高、劲头越足,管理越上心,形成了良性循环。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保太镇的“项目承包”试点工作,是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的重要探索。该举措唤醒了脱贫人口内心深处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的身份从等待救助的弱势群体变成和平村“持股”员工,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伦理关切、维护了弱势群体的社会尊严,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同时,弘扬了勤劳致富的文明乡风,汇聚起了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