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爱与责任 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

2021-06-26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临沂市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葛霞最美教师事迹
    
       寒来暑往,33个春秋,她始终奋战在教学一线,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在一群折翼的天使中间,布洒爱的阳光,以忠诚与热爱,完美地诠释了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奉献与坚守,执着与奋斗。由于工作的辛苦付出和突出的业绩,她两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三次获得县教学能手,多次获得市县教学成绩奖,获得县“百优”班主任和市教学能手。荣誉的背后,是她对教育事业深深地热爱,是对特殊孩子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是社会对她工作的认可。
 
爱与责任 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图1)

       一、坚信铁树开花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1994年8月,经组织考核,葛霞老师调任平邑县南关小学特教部工作。一入校她就接手了特教部的第一届聋哑班,这个班级的学生听不见,也不会说话,正所谓“十聋九哑”。但倔强而自信的葛老师说“既然上帝关闭了他们的一扇门,那么我就用爱与知识来打开他们的一扇窗”。
       冯小艳是个娇小可爱的女孩。在入学那天,冯小艳是爸爸牵着小手来学校的。在见到老师的那一刻,小艳笑得特别开心,但当爸爸和她再见时,却死活不肯放开爸爸的手,冯爸爸狠下心把孩子使劲塞到她的怀里转身离去,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她握住孩子柔软的小手,紧紧地抱住孩子,小女孩在她怀里又哭又闹又撕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冯小艳居然猛地一口咬住了她的胳膊,想让她放开自己。她就那样抱着孩子不放手,任凭怀中的孩子像小狮子一样用牙齿在她的胳膊上咬出深深的牙印,她强忍那种疼痛的感觉,眼泪哗哗地流下来。这时,其他老师追了过来,一把拉开冯小艳,孩子情绪更加激动,“啊啊”地叫个不停。她再度温柔的抱着孩子,让孩子的头埋在她的胸前,一边搂着,一边抚摸着孩子的头,小声说着:“别怕,别怕,老师在呢,老师在呢!”小女孩大概是被老师的温柔所触动了,知道自己咬老师不对,就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在她的安抚下,小女孩终于止住了哭声,擦干了眼泪,不停地摸着她的胳膊,泪眼里是对老师的歉意。她也泪眼迷离看着眼前可怜的孩子,那一刻,她感到自己肩上有千钧重担要扛,她要用爱点亮这些残疾孩子的内心世界。
 
爱与责任 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图2)
 
       班上聋哑孩子有15名,为了让他们开口发音,让他们开口说话,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有一个叫刘强的小男生,他的听力残疾为三级,有一定的残余听力,戴上助听器可以听到声音,但是他从未接受过语训,不会看口型,更不会正确发音。因此,她就学习海伦凯勒的老师,让孩子用手摸着她的喉部,感受她喉部发音器官的震动,模仿她的口型,在小刘强的耳边一遍又一遍的发着同一个音,一遍、两遍……一百遍、二百遍……就这样一天天的坚持;滴水穿石,玉汝于成。在葛老师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和春风化雨般爱的温暖下,小刘强终于在课堂上发出了“ao” 的声音,那一刻,她喜极而泣,不停地对他鼓励道“孩子,你能说话……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小刘强在她殷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下,一直重复着“ao 、ao、ao”,她紧紧地抱住了他,感觉他就是个奇迹,是个天使。她接着对他说了句“你好”,不负所望的是,刘强也跟着说了“你好”。这句“你好”声音非常大,虽然不够清晰,但是在她听来,这真的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她连忙给刘强的妈妈打电话,刘妈妈听到这个“奇迹”后泣不成声,一直对她说着感谢感谢,说她是孩子的大恩人,如果不是遇到她,孩子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开口说话了。

二、’没有大爱 就没有特殊教育
迟开的花朵更可爱,
美过田野上初绽的蓓蕾。
它们勾起愁绪万千,
使我们的心辗转低回。
正像有时难舍难分的离别,
比甜蜜的相逢更叫人心醉。
                    ——普希金
 
爱与责任 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图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大爱就没有特殊教育。2014年9月,葛霞老师接手了培智一年级。培智班的学生智力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能自理,从孩子进入校园,到放学交给家长,需要老师全程照顾,无论上课还是课间。
       班上有一个孩子叫昊博,这个不幸的孩子,智力低下、多动,双耳失聪,还是中度自闭症患者,他对外面的世界感知困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妈妈一边要照顾他,一边还要养家糊口,妈妈只能无奈又心疼地将他拴在树上才能安心离家。家长把他送到学校的初衷是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就这样,她成了小男孩不离身的保姆,将整个身心都牵系在他身上。
       有一次,在上课,突然闻到一股臭臭的味道,葛老师知道是新来的李昊博不会上厕所,将大便拉到裤子里了。连忙把昊博带到厕所,发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又打电话给孩子的妈妈,孩子妈妈在卖菜赶不过来。葛老师顾不得老师的难堪,抱起一百多斤的昊博就去了宿舍洗浴间,帮孩子脱下衣裤、一边安抚不听话的昊博,一边用淋浴的喷头冲洗着他身上的大便。等昊博的妈妈赶到学校,穿着干净的昊博已经坐在教室里上课了。“在家里,他爸都嫌弃啊!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另外一双手愿意帮俺儿子处理大小便。”满头大汗的昊博妈妈惊讶地说:“葛老师,您是好人,是俺儿子的葛妈妈,谢谢您!”葛老师拉着昊博妈妈的手说,不用客气,我们每一个特教老师都做过这样的事情。我们一起好好培养孩子,他一定能行!
       葛老师勇于接受一切挑战,用爱心守护这群折翼的天使。经过努力培养,昊博第一幅绘画作品是《我的老师》,画中表达了他视野中的老师形象,强烈的情感扑面而来,还有现在他已经通过中年级组识字三级考试。

       三、没有专业做不好特殊教育
 
       爱心是特教之本,耐心是特教之根。没有爱心做不了特殊教育,但只有爱没有专业技能做不好特殊教育。
                                                                        ——佚名
 
       特殊教育是一门交叉科学,它涉及教育、医学、康复和社会学等领域知识,文理渗透,医教结合是它的显著特点。没有专业支持,是做不好特殊教育的。
       葛老师带领教研组老师,认真学习教育、医学、康复等专业知识,研究新课程标准。主持并参与了全县培智课程改革,研制了从感知、认知、运动、语言交往、社会适应、生活自理六大领域分年级的培养目标和评估量表,指导教师训练方法。做到一人一案,对学生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评估量化,探索出一条走在全国前列的培智课程评量体系。
 
爱与责任 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图4)
 
       培智班的孩子不止智力低下不少还伴有精神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言语障碍等,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有非常大的难度。不是有学生站起走动,就是有学生在大喊大叫,甚至还有学生在发脾气摔东西。为了使学生逐渐适应课堂教学,遵守课堂秩序,她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短语,比如:一二三,我坐端;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闭起来;一二三四,坐好姿势;五六七八,闭上嘴巴等等。老师说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不知不觉中提醒、规范了学生的上课行为。她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的、感兴趣的丰富素材,精心制作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中插入儿歌、手指操、律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多感官得到训练。她在课堂上不时给学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礼物、小惊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病症较重,难以适应课堂教学的自闭症、多动症学生更是想尽了各种方法。
       班上的陈哲同学是名自闭症儿童,典型的情绪障碍,训斥声、尖叫声、多媒体、电视机音量大了,鞭炮声都能引发他的情绪:嚎叫、摔东西、搓破脸、在桌子上磕额头,打人,谁靠的近就打谁,种种自伤和伤人行为。为了控制他的情绪,她翻阅了大量关于自闭症教育的书籍文献,寻求尝试了各种方法。摸索出不能大声训斥学生,更不能在课堂上发火要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觉得你是真心待他好,真心喜欢他,时不时的去抚摸下他的头,摸摸他的脸蛋,每天主动跟他聊天,问问他在家吃了什么,爸爸妈妈夸奖他了吗?特别是他发脾气的时候,她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发脾气,不能用话去刺激他。她给陈俊哲制定一个行为评价表,共有六项,内容是:有没有大叫,有没有发脾气,有没有扰乱课堂,有没有伤害同学或老师,有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有没有好好吃饭。按照0--5分的分值进行量化。每天放学做评价时,老师会及时表扬他,发给他小星星、小笑脸、糖果、牛奶、巧克力等作为奖励。一星期做一次总评,表现好奖励一张奖状。得到礼物和奖状时,陈哲欢呼雀跃,特别兴奋。慢慢的他开始喜欢上了她,能有片刻和她对视,主动语言不多,但能回答老师的问话。随着对陈哲了解深入,她也找到了一些应对的方法,如当他用拳头击打着头,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时,说明他又要爆发了!每当这时,她要用手扶摸他的头,把他揽入怀中,温柔拍打他的肩膀,轻声地说:“好了好了,没事了,不是你的错”等等话语来安慰他。从近期的表现看来,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对高音的抵抗能力也有所增强。寒假开学,陈俊哲扑进她怀里,仰着小脸对她说:“老师,我想你!”看到孩子对她的依赖和喜爱,她由衷的感到做为一名特教老师的幸福。

       四、含泪奔跑的人
       我不是强者,我是含泪奔跑的人。
                       ——葛霞
 
爱与责任 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图5)
 
       葛老师心爱的女儿,在六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患者。利用寒暑假奔走在全国各大医院在求医问药的路上,她从没耽误过一节课。上世纪九十年代,聋哑学校不招收自闭症学生,女儿已经无法适应普通学校生活,只能锁在家中。有时女儿发脾气砸东西,想让她陪着去外边玩,她要上班,不能满足女儿的要求。女儿发病难受自残时,她们娘俩抱在一起痛哭。作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她履行了教育康复学生的职责,收获了家长的赞誉,却没照顾和康复好自己的孩子。
       葛老师的女儿现已结婚生子,小外孙活泼可爱,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依旧坚守在教学的前线,一边照顾女儿和外孙,一边承担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女儿情绪障碍,不能照顾孩子,小外孙的护理工作全部落在她的身上,夜间看护最难,哭了闹了尿了,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一会儿喝奶粉一会儿把尿,白天还要照常上班,照顾上初中的儿子,中午给女儿送饭。可以说只要睁开眼,这一天一直在马不停蹄的运转着,春夏秋冬从没午休过。在外孙出生最初的那几个月里,她白天看到椅子就想躺下睡觉,就是这样,她依然带着培智班的班主任,协助教导处的工作和学科教学,各项工作依然完成的非常出色。今年三月刚开学,她查出子宫内膜原位癌,3月7日做了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手术,医生要她休息3个月,可她知道学校的工作,没有空闲的老师去顶替她的课。学生没人教,她心中时刻牵挂着学生。休息了一个月,4月6日身体稍好就返校上班了。在上班前两个周,时常肚子疼。在4月底又有点出血,此时正赶上五一放假,她在家吃药卧床休息了5天,病情有所稳定,开学后又照常返校上课。
       重重困难没有压倒阳光的葛霞老师,她常说,有和谐的家庭,美丽的学校,我很幸福!
       也许在外人的心中,残疾孩子,是家庭、社会的累赘,但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明白,作为家长多么渴望孩子通过教育康复变得能好照顾,能自理,能融入社会,能活得有尊严,让自己在百年之后能放心地离开……
 
爱与责任 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图6)

       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特殊教育,启智润心,为折翼的天使插上飞翔的翅膀。30多年来,葛老师等一批平邑特教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特教事业,不惧困难,培养了一大批意志坚定,残而有为,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聋生陈宗虎、刘明玉、李宁宁考入了长春大学,学习绘画技术。陈宗虎创办了“善唯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现从事电子商务和墙体绘画艺术。孟艳苦练自行车,参加了两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了三金三银的好成绩。金明东刻瓷手艺精湛,成为临沂市专业刻瓷师。吴开振是汽车美容大师。乔立华是山东黄金鑫艺工艺品有限公司优秀工艺师,银饰工艺培训师。有四十多个学生升入济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学会了一技之长,有的留在了外地,有的回家乡发展。还有的学生高三毕业后就工作了。他们都能自食其力,积极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结婚生子,这是老师和家长最大的欣慰了。培智学生通过老师们辛勤地康复训练,在六大领域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生活不能自理的学会了自理,吃喝拉撒自己都能处理了;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变得能安静片刻,能学会简单的认知了;自闭的从慢慢的能接受老师到喜欢老师了,能配合参与到活动中来了,情绪越来越稳定,教室楼道里很少听到刺耳的尖叫、哭闹声了;脑瘫的孩子手不能握的,腿不能走的,现在肢体越来越有力量了。孩子们参加到各个兴趣小组,学会了一些特长,有的做手工,有的弹钢琴,有的唱歌、跳舞,有的参加体育运动。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老师,喜欢上学了,欢乐的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在老师的呵护下,他们在学校里快快乐乐的成长着。
       葛霞老师说,特殊教育虽然没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和骄傲,但是我们可以让铁树开花,可以让一颗沉睡的灵魂苏醒,可以让一个家庭燃起生活的希望之光,可以发出对生命尊重的时代呼喊。只有不断奉献着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在平凡的特殊教育战线上,她还在努力,还在耕耘……
      (庞俊青 神芳永)
爱与责任 托起特殊孩子的明天(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