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基层党建

德润沂蒙党旗红 福临斗沟奔小康

2021-06-02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___记山东省沂南县青驼镇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德福

 

在沂蒙革命老区山东省沂南县有个名叫斗沟的山村,该村始终坚持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用党建引领激发党员干部的潜能,促进各方面工作稳健走在前列。十几年来,先后有17家民营企业扎根斗沟工业园,安心生产经营。走进村里,一排排灰墙红瓦的民居宽敞明亮,笔直整洁的街道两侧团花似锦,健身广场上许多群众在用各种体育器材健身……

现在村集体年收入1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2万余元。该村被授予市级“美丽乡村”、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而带领导这个村不断发展壮大的“领头雁”,就是临沂市“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应急人”“沂蒙乡村振兴好支书”称号获得者董德福。

 

德润沂蒙党旗红 福临斗沟奔小康(图1)
 

图为沂南县委书记姜宁视察斗沟村孝心养老实施情况

“强班子、带队伍,让党旗高高飘扬!”

董德福今年56岁,自1991年当选陡沟村“两委”成员,30年勤勤恳恳,扎实工作,成为群众心中的好干部。2014年,董德福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他深知只有发展才能有出路,只有创业才能有前途。带领党员群众开拓思路、干事创业,必须高举党的伟大红旗,让的党的理想信念始终扎根在党员干部的心中。他说:“强班子、带队伍,让党旗高高飘扬,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我这个当班长的责任。村子要发展,村民要致富,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就是保证。”

斗沟村由原来的东斗沟、西斗沟、胡家庄子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党员创业、在外工作的多。过去每次召开党员会,电话打上三遍都不来,往往一拖再拖。为了彻底改变“乱局”,真正带好这个有90多名党员的队伍,董德福仔细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严格对照“月查月清月记实”工作标准,从自身和党支部做起,推行了“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三个层面的积分评星管理机制。为了充分发挥好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他经常带着班子成员和党员开展义务劳动,做好村里的环境卫生、上级惠民政策宣传、到孤寡老人家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等工作。对义务劳动情况,通过召开党员会议,给表现突出、群众评价好的党员“加分”,作为党员干部评先树优的依据。村里这项机制刚刚开始推行的时候,有些党员还觉得事不关己,以各种借口不按时参加会议,有的参加义务劳动不积极。但是,随着工作不断推进,董德福按照当初的规定,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把每月的党员量化积分情况通过微信二维码进行张榜公示,并发到村里的微信群、通过喇叭公开晾晒。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得分高的党员脸上光荣,大家伙儿给予好评,老少爷们儿越来越信服;得分低的红了脸出了汗,就开始坐不住了。时间久了,党员都主动加入义务劳动队伍,参加会议也准时了,组织活动再也不用“三催四请”,“义务劳动”逐渐成为斗沟村“主题党日”活动的必选动作。

今年自“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斗沟村就将党员义务劳动日和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每当“主题党日”当天,所有党员都自觉拿起工具,在村内广场集合,进行“环卫一体化”卫生大扫除;借助镇党委统一要求的“主题党日”自选动作,先后组织党员到大田庄、朱家林、垛庄社区、彩山前村、刘家寨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对本村乡村振兴、村集体增收展开大讨论,建言献策。每月开展自选活动,促进村中心工作开展;开展“结亲连心”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每名党员联系7户群众,不在家的党员由其父母或配偶联系,包户结对,开展扶贫、环卫一体化、改厕、美丽乡村建设、孝心基金、美在农家等中心工作,既促进了村庄工作的开展,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务,解决了群众实际难。

动载体越来越丰富,班子凝聚力越来越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发挥了出来。董德福利用看似简单的办法,有效解决了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理顺了机制、鼓舞了信心、凝聚了力量,带领党员干部凡事走在前头、干在难处,体现了一名农村带头人应有的担当精神和干事创业热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去年新冠疫情防控和“8·13”洪水防灾期间,村里组织起“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巾帼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服务,保证了上级部署的落实和各项工作的开展。2021年3月,斗沟村“巾帼志愿服务队”获得山东省“优秀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办实事,促发展,让大伙富起来才是真本事!”

董德福常说:“办实事,促发展,让大伙富起来才是真本事!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处处为老百姓着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过去的斗沟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没钱办事”是摆在村庄发展面前的“拦路虎”。作为村里的老干部,董德福最挂心的事就是如何让老少爷们儿富起来,一起过上幸福殷实的生活。对此,董德福坚持两点:一是发展村里经济要牢牢抓住土地不放松,用好传统优势发展起长效增收产业,凝聚群众的力量加快发展;二是发展经济产业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做文章,发展群众最需要、最有促增收效果的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董德福考虑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村集体的经济基础太薄弱了,不从村情出发,根本找不到发展经济项目的切入点。有了指导思想,做起来就不会冒进。

董德福带着全体村民,在现有资源和经济项目基础上,探索加快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年来,他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力契机,带领“两委”一班人研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在工作推进中,董德福深刻认识到,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前提保障。为了真正摸清“家底”,他带领党员干部重新丈量土地,共清理出山林、山角、撂荒、路边及水沟边角地等村集体土地1600余亩,为下一步合理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理顺、规范了一批土地承包合同,按照每两年交纳一次承包费的方式,有效保障了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仅此一项,实现了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德润沂蒙党旗红 福临斗沟奔小康(图2)
 

斗沟村党支部书记董德福,在全镇新当选的两委成员大会上表态发言

斗沟村背靠迎旗山,山岭面积大。结合这一资源条件,董德福和“两委”班子研究讨论,有了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的想法。考虑到村子里山岭地形为主,群众有一定的果树种植基础,通过努力争取,为村里拿到了上级农业开发项目扶持资金15万元,平整山岭地300多亩,建设了300亩优质油桃示范园,并配套了水、电、路网。桃子丰收入市,村民每年实现增收30万元以上。有了之前的一些经验,董德福拓展思路,大念“发展经”。他利用党委政府支持发展斗沟工业园的机遇,用村集体土地入股企业分红,每年除企业的土地承包费外,村民还可以获得8万元的收益分红。同时,对办理国有资产出让的土地,用占地补偿金入股企业,以土地作为抵押,每年获得利息,除发放给群众每年1200元的租金外,村集体还可以实现增收10万元。按照董德福的思路,发展集体经济绕不开脱贫攻坚,他认真钻研扶贫政策,整合上级帮扶资金,积极发展实体项目,在村里建设了3个扶贫加工车间,租赁给企业使用,每年获得承包费40多万元。在与企业协商基础上,又争取上级扶贫资金420万元,与投资商合办企业,村里以土地和厂房入股,每年保底可获得收益分红28万元。山东儒辰绿色建筑智造产业园租用该村土地368亩,每年可收租金65多万元。这些项目为推动“村增收、户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抓民生,做实事,就要一件接着一件干。修路、打井、建广场,这是董德福担任村书记以来想要干的事。以前,斗沟村的老街一下雨就积水,老年房、老巷子进不去出不来。一有机会,董德福就到镇上同领导汇报情况,争取上级支持,帮助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经过努力和多方筹措,最终得到了项目和资金扶持,对东斗沟、西斗沟和胡庄子3个自然村硬化道路13.9公里,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出行难题。同时,结合做好村里的道路提升工作,斗沟村在全镇率先实现了硬化路“户户通”,共计硬化道路37000平方米,并栽植绿化树木1600余株,进一步提升了村庄道路交通条件。修完路,董德福又开始筹备打水井。在镇党委政府帮助下,斗沟村争取上级资金30万元,自筹资金20余万元,实施了自来水入户项目,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让大伙儿都过上好日子,不让一个落下。”是董德福记在心里、挂在嘴上的话。现在“爱心养老基金”模式已经在全国推广,而斗沟村就是这种模式的探索者和发源地。2016年3月,青驼镇号召开展“爱心养老基金”工作,董德福积极响应。他自己率先捐款1000元,又动员企业和党员捐款,共募集资金13.5万元,设立集体基金账户。然后动员70岁以上老人子女在村里设立个人账户。每月子女拿出100元、村里从基金里配套20元,全村212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按时领到120元的爱心养老款。同时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共评出好媳妇16名、好婆婆16名、最美家庭60户。现在全村群众学有榜样,村风正、人心齐,孝敬老人和争做好媳妇、好婆婆的氛围蔚然成风。

董德福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要灵活机动,不能一承不变。只要对群众有益,哪怕冒点风险也要办!”现在各地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包30年不变,30年后还不变”的政策,造成人口流出土地不能收回、人口流进土地不给补的现象,群众颇有怨言。为了解决流入人口无地可补的现象,董德福通过调查研究,提交“两委”讨论通过,决定采取现金补助流入人口的方式,解决这部分人员无地可种的问题。具体方法是对流入人口每年补助300元,用于承包本村或附近村的土地。据了解,斗沟附近的撂荒地每亩承包费在300元一下。中国土地与农民的又一道“难题”,董德福用“300元”就给解决了,可谓匠心独具,值得推广。这项措施的实施受到群众的欢迎,现已形成制度化。

董德福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争取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15万元,村里自筹30万元,修建了蓄水池,打了机井,修建了生产路,为近600亩农田铺设了灌溉设施,村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大幅改善,农业产出效益明显提升。在胡家庄子美丽乡村建设中,牵扯66户村民搬迁,通过政策宣传、党员带头,重新安排宅基50户、新建老年房13户,群众满意率大100%。共复垦出土地32.9亩,用于集体发展高效农业,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3万多元。随着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董德福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对村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改善村庄的公共服务环境,村里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党建红色文化广场等服务场所,设置了卫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室、健身器材、LED屏幕等配套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了舒适、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斗沟村被授予“全市文明村居”“全市精神文明先进村居”“全市汪塘整治先进村”等称号。

抓公开,促廉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抓公开,保廉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这是董德福经常在村“两委”班子会上强调的话。

斗沟村东斗沟村民大组曾经一度上访严重,村民对班子不信任,各种矛盾层出不穷。董德福担任书记后,第一件事就是村务、财务公开,把村里的老底晒给老少爷们看。他说:“老少爷们不是找我们村干部的茬,只是想看看我们到底干了些什么事,不要让大家始终觉得是个糊涂账,把我们干的事晒一晒,让老少爷们提提意见,监督我们一起干好村里的事。”这就是董德福的权力观。

 

德润沂蒙党旗红 福临斗沟奔小康(图3)
 

董德福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去大青山胜利突围革命纪念馆学党史、办实事、开新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董德福一直践行的事。几年来,在董德福的推动下,村里的党务、村务、财务坚持每月一公开,“要让老少爷们有个明白账”。每个月的党员例会,他都会邀请村里有威望的村民代表进行现场“答疑”,对村民不明白、有疑问的工作或财务支出,现场回答、公开晾晒。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重大事项票决制,率先提出村级事务工作提报制度,对村的重大事项,包括土地承包、村集体资产处置、低保评选、道路硬化等,严格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部署,真正让群众参与到其中。“群众不同意的事我们不干,群众不拥护的事我们不办”,干部干的有劲,群众放心满意,矛盾自然就没有了。

“咱当干部不是为了耍威风、要面子的,咱就是给老少爷们服务的。”这是董德福任村干部来一直坚守的理念,不管是干村委委员还是支部书记,只要老百姓有需要,风里雨里他总会马上出现。2020年8月,连续几天的暴雨让村里内涝严重,雨还没停,董德福就召集村两委干部冒雨进行巡查,看看谁家进了水,看看哪个要帮忙。“村西的老卢家里地势低洼,家里孩子也不在身边,这天气我不放心,你们帮忙让老卢搬我家里住。”在董德福的带领下,村里5户独居老人搬到了村干部家居住,避免了财产的损失。

这只是董德福一心为群众的一个缩影。担任党支部书记后,董德福提出村“两委”干部集中办公和轮班制度,自己带头,在办公室值班、轮班、坐班,让老百姓随时能够找到村干部。村里的老百姓说:“我们现在心里可有谱了,不管啥时候有急事,到村大队办公室,总能找到人给我们当主心骨。”同时,实行党员包户制度,每名党员帮包7户群众,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工作等一系列的困难和政策问题,将为民服务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董德福正与广大党员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实践活动,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方向,以群众的期盼为动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争做乡村振兴的样板。打牢产业振兴基础,开展“一村一规”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发挥斗沟产业园工业基础示范作用,做好村庄土地入股新模式,以点带面、率先突破,加快产业振兴。利用迎旗山尚庵寺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规划形成以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为主线的康养休闲产业经济链。以村集体清产核资为契机,理顺村集体资产,进行资产剥离,实现集体股权制经营。结合斗沟产业园的开发,启动斗沟社区建设,实现“两区同建、两区互补”。抓住人才振兴关键,激励各类人才大展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德润沂蒙党旗红,福临斗沟奔小康。我们相信,斗沟村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一定会高举党的大旗,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大力挖掘优势资源,努力打造“红色斗沟、养生胜地”的文化名片,将斗沟村建设成为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一个山清水秀、文明富裕、人民幸福的小康村!

     记者 庞岸清  通讯员 岳希利 薄建玺 孙振军
德润沂蒙党旗红 福临斗沟奔小康(图4)